bob娱乐官网

你的位置: bob娱乐官网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资治通鉴:在人际关系的矛盾中,放过别人很难,放过自己更难,于是,大多数人就用为难他人来放过自己
发布日期:2025-08-07 11:55    点击次数:79

立志花15年讲完《资治通鉴》

现在已经坚持了6年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和我一起

在文末,我为您准备了一些资料,请别忘记

《资治通鉴》第八十八卷  晋纪十

西晋·晋愍帝建兴元年(癸酉,公元313年)

【原文】

汉中山王曜、赵染寇长安。六月,曜屯渭汭,染屯新丰,索綝将兵出拒之。染有轻纟林之色,长史鲁徽曰:“晋之君臣,自知强弱不敌,将致死于我,不可轻也。”染曰:“以司马模之强,吾取之如拉朽;索綝小竖,岂能污吾马蹄、刀刃邪!”晨,帅轻骑数百逆之,曰:“要当获纟林而后食。”纟林与战于城西,染兵败而归,悔曰:“吾不用鲁徽之言以至此,何面目见之!”先命斩徽。徽曰:“将军愚愎以取败,乃复忌前害胜,诛忠良以逞忿,犹有天地,将军其得死于枕席乎!”

【译文】

译文太长,略过

【解析】

历史不会简单的重复,但总是惊人的相似。

但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如此?背后的规律到底是什么?

要我说,造成历史是由人构成的,虽然参与的人不同,但人性却是相同的。

看你上面材料似曾相识,时光回到110多年前,曹操和袁绍在官渡决战,袁绍的谋士田丰劝谏,袁绍不听,还把他关了起来,袁绍大败而归,也是把田丰给杀了。

回到上面材料, 事还是这么一个事,只不过田丰变成了鲁徽,袁绍变成了赵染。

聊一聊背后的人性规律吧。

匈奴汉赵进攻西晋长安,赵染是主要将领,鲁徽是其下属,职位相当大秘、大管家。

赵染一连串胜利,有点飘,鲁徽劝谏要小心。

人在顺风顺水的时候,难免自以为是,别人的意见往往不太听得进。

鲁徽的劝谏,赵染没听,但也没有像袁绍那样把田丰给关起来,毕竟鲁徽没学田丰那么刚。

不出意外,出意外了。

赵染嘚瑟,带着几百人去追击晋军,自然被人家反杀,败军而归。

事情发展到这,其实也多少说明鲁徽的劝谏时有道理,赵染虽然败了,但不过是几百人小规模遭遇战,并没有影响战局。

但赵染发神经了。

悔曰:“吾不用鲁徽之言以至此,何面目见之!”先命斩徽。

先承认自己没有听鲁徽的话后悔了,可转头就把鲁徽给杀了。

以前我们常说,人的行为必然利己,只不过这个利己,并不一定是实际的好处,心理、情绪上的感觉,同样也是一种利己。

这就好比你100块买个包和10000块买个爱马仕,基本功能都是装,但后者你消费的是情绪价值。

所以,为什么赵染要杀鲁徽,从人性角度分析,有三个方面:

其一,赵染浪战失败,在军队中权威多多少少受损。

他想立威,要么打一场胜仗,要么杀人,而后者是最快的方式。

杀鲁徽,固然不合理,但却能直接宣誓权力,即就算你说得对又如何,生杀大权在我手里,要你死就死。

其二,赵染那番话核心点在“何面目见之”。

是赵染没有面目见鲁徽?

其实不是,而是赵染看到鲁徽只会想到那个不听劝导致失败的自己。

是赵染不愿意面对这样的自己,或者说他看到鲁徽就会心理生理上难受。

既然,无法解决问题,那就解决制造问题的人。

只有鲁徽死了,赵染和别人才会忘记这事,也没有人会提起那天鲁徽的劝谏赵染不听导致的狼狈。

也只有这样,赵染才能内心宁静。

其三,假如赵染不杀鲁徽会怎么样?

但凡以后赵染和鲁徽意见相左,别人可能会拿之前赵染不听鲁徽话来说事。

“你看,当初你不听鲁徽的话,不就丢人显眼了吗,现在你又不听,你还想再来?”

那么,这支军队里面,谁说话算话?谁才是做主的那个?

鲁徽的存在无形中会对赵染形成权力决策上的压力,这是赵染极其不想出现的。

鲁徽必须死,哪怕杀鲁徽会造成负面影响也要杀了他。

【闲扯】

人是很难承认自己的错误的。

问题不在于承认错误本身,而在于承认错误本身这个过程的心理压力负担,是人极度抗拒且厌恶的,而且承认错误是要负责的。

就好比,父母失信孩子,却不愿意承认,又好比,领导错怪员工,干脆将错就错,亦或者,朋友之间误会,不好意思道歉,只愿相逢一笑揭过不提。

因为不好意思、怕丢面子、觉得丢人,错了就干脆错到底。

更有甚者,我哪怕知道我自己错了,但我就不承认,我还要倒打一耙把你批倒批臭。

只有这样,才能掩盖我的错,我就不用承担认错的心理压力和损失。

赵染就是这种人,只不过他的方式是杀人,而我们现代人则是翻旧账、扯皮、反向抹黑、把事情扩大化。

回到开头,赵染这事背后的人性是什么?

人的行为必然利己,这道理大多数人都知道,但实际上绝大多数人的行为在别人看来并不是那么立即,甚至有些迷幻、怪异。

究其原因,每个人都有心魔。

很多时候做决策的非理性化或情绪化的本质并不是外界要把你如何如何。

而是你的心魔在作用,让你以为世界在为难你。

通俗的来说,没有谁想和你较劲或给你不爽,也没有谁非要把你怎么样,一切都是你在和自己想象出来的别人较劲,或者说你在和自己较劲。

在人际关系的矛盾中,放过别人很难,放过自己更难,于是,大多数人就用为难他人来放过自己。

最后推荐一个非常棒的深度历史类公众号,我也经常看。

PS:我建了一个私密分享群,目前提供六种服务:1.《资治通鉴》解读整理电子档更新,已有1200余篇沉淀。2.每日读书摘抄分享,已有3000余条摘抄。3.每日付费文分享、提炼、观点分享(一文三读,全网独家,已沉淀150篇付费文)4.国学经典解读(目前正在解读《道德经》,已更新29篇)5.原创付费文直接读(已沉淀10余篇)6.咨询答疑7.新的内容正在酝酿······现在加入分享群,你将得到上述所有过往资料。分享群从2024年11月开始,到如今已经有900多位群友加入。私密分享群,目前加入服务到2026年底,159元/年,后面还会继续涨价。因为时间精力有限,所以询问关于分享群的用户我无法一一回复。但如您感兴趣,相信我不会为了骗你159块钱,如此大费周章写这么多东西,且肯定是有点真东西,那么报名二维码就在下面:现在加入分享群,你将得到上述所有过往资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下一篇:没有了